分心?都怪那个“核”!
2023-05-20 20:40:58 大科技杂志社

电子游戏、音乐影视、娱乐资讯……每当你想学习或工作时,总有许多诱惑在一旁干扰,需要强大的自制力才能专注于手头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意识的开关

我们为何会分心,首先要知道大脑是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换句话说,我们是如何控制意识的呢?


(相关资料图)

意识毫无疑问是大脑的产物,但是意识是脑中多个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是仅仅由某个单一的脑结构来控制的呢?科学家们将视线锁定在屏状核——这是一个仅有纸片那么厚的不规则的神经结构,隐藏在新大脑皮层的内表面、脑岛的深处。它之所以被科学家认为与意识的产生密切相关,是因为屏状核和大脑皮层的几乎所有区域之间都有双向连接。也就是说,无论意识是多脑区作用的产物抑或单一脑区产生的,其信号都可能经由屏状核产生或传递。

一些实验暗示了屏状核确实与意识有关。201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家穆罕默德·库北西用实验证明,通过刺激屏状核可以控制人们的意识。他的实验对象是一个患有癫痫症的女子,为了治疗癫痫症,研究人员在女子的各个脑区都植入了电极,以便记录不同脑区在癫痫发作时的神经电信号,好对症下药。其中一个电极紧挨着屏状核,当研究人员用高频率电流发出脉冲刺激屏状核时,这名女子失去了意识。她对研究人员和视觉指令毫无反应,表情一片空白,甚至呼吸都变慢了。当刺激停止的一瞬间,她立刻恢复了意识并对刚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2015年的另一项实验,同样也支持屏状核便是我们的意识开关。科学家们检查了171位有创伤性脑损伤的退伍军人,他们发现,屏状核的损伤与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有关,屏状核损伤越重,丧失意识的时间越长,这表明它可能在有意识思维的接通和断开中起重要作用。

专注与分心

由于屏状核极薄又藏得极深,科学家一直找不到方法来验证它的功能,直到最近,科学家才找到了一些好方法。

2017年,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培育了一支特殊品系的小鼠,使它们屏状核中神经元的特定基因可以被某种药物激活,进而表达一种可以遍布整个神经元的绿色荧光蛋白。然后研究人员将整个小鼠大脑切成了10000个薄片,运用断层扫描和3D重建技术来追踪神经元。科学家第一次明确地观察到3个巨大神经元从屏状核中“生长”出来,神经元跨越小鼠大脑的两个半球,遍布小鼠的整个大脑。由此,科学家猜想,大脑各个区域的信息最终都汇总到屏状核,屏状核将我们所有的外部和内部感知联系在一起,形成意识。

被“屏蔽”了屏状核功能的小鼠,在找回意识时更困难。科学家发现,屏状核的脑细胞会产生一种独一无二的蛋白质Egr2,其他区域的脑细胞都不具备这种蛋白质。2018年,以色列的一些神经学家用基因工程创造了一种病毒,它专门用于感染产生Egr2的脑细胞并使其失去功能。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排除干扰,确认屏状核的功能。

被感染的小鼠和正常小鼠一同被放置在一个有两个水源的笼子里,水源的上方装有灯泡。当小鼠靠近水源时,其中一个水源上方的灯泡会亮起。如果在灯泡亮起时,小鼠舔舐灯下的传感器,水源就会出水,让小鼠喝到水。但是小鼠不仅要及时注意到灯泡的亮起,还要克服干扰——科学家会不定时地在开灯时播放音乐,分散小鼠的注意力。研究人员比较了被感染的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表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音乐干扰的情况下,两组小鼠的表现相似,它们成功喝到水的概率为65%。当有音乐干扰,注意力分散时,屏状核功能受损的小鼠的成功率降为40%,而正常小鼠则不受音乐干扰,成功率维持稳定。这说明,屏状核不仅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环境,它还能屏蔽无关因素,筛选出其中最重要的信息。

这样看来,如果你在学习或工作中很容易分心,那么就要向屏状核“追责”了,正是因为它的失职导致人们无法屏蔽干扰信息,才会出现分心现象。但是,屏状核是如何识别并屏蔽无关信息的?在一个充满干扰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可以让屏状核更加努力工作,以提高专注力?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才能解答。

相关新闻: